【负极材料】2025年负极材料供应格局分析

【负极材料】2025年负极材料供应格局分析

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高性能锂电池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优质石油焦和人造石墨的市场。煅烧石油焦的质量和粒度直接影响人造石墨性能,尤其在锂电池负极生产中下尤为重要。


  

【负极材料】2025年负极材料供应格局分析


近日原料石油焦价格不断上涨,负极材料价格延续低位的情况下,企业生产利润微薄,负极企业涨价预期较高,但是供应格局制约了负极材料的价格上涨。

一. 人造石墨仍是主流产品

图1 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年度工艺产品占比特征图

 图1 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年度工艺产品占比特征图.png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负极材料生产工艺主要是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和其他类,其他主要是中间相碳微球、硅基负极和硬炭负极等。人造石墨负极技术相对成熟,循环周期长、安 全性高,成本较低,适用于动力和储能电池。

今年储能电池订单增长迅速,对人造石墨负极需求增加,目前在负极材料中占比88%,较2024年上涨1%。天然石墨主要使用鳞片石墨、球形石墨等天然石墨做原料,天然石墨负极生产过程能耗低,低温性能好,但是倍率性差,易变形,性能不如人造石墨,市场需求逐渐下降,加上加工利润较低,因此市场份额不断缩减,目前市场份额在11%,较2024年减少1%。硅负极主要是硅碳和硅氧负极,硅成本高、易膨胀,商业化应用产量低,产能布局在近两年开始。未来十年内,石墨类负极材料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仍然是市场的主流工艺产品,硅基负极逐步提高应用量,商业化进程将持续加快。

二. 行业集中度高,CR6产能占比54%

表1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产能占比

表1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产能占比.png

负极材料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市场呈现显明的“两极分化”竞争格局‌,Top6产能占比达到53.2%。具体来看,负极材料市场的龙头企业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尚太科技、中科电气和璞泰来等。这些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较为稳定,部分企业的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的变化趋势‌显示,负极材料行业的集中度稳中有升。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头部企业通过加强研发创新和实施“差异化”产品战略,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 2025年负极材料产能增长达到26%

图2 2021-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产能走势对比(万吨) 

图2 2021-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产能走势对比.png 

图3 中国负极材料产量与产能利用率对比图(万吨)

图3 中国负极材料产量与产能利用率对比图.png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2025年产能将达到427万吨,产能增长率达26%,2025年负极材料产能主要是负极头部企业为了完善一体化工序,扩大市场份额而增产,中小企业扩产有限,产能增速明确下降。全年产量预计达到252万吨,2025年产能消化压力未根本缓解。头部企业通过自建石墨化产线降本增效,但中小企业仍面临低价竞争挤压。头部企业开工较高,二线以下企业开工率长期低于行业均值,部分厂商被迫减产或转型,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

从竞争格局看,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订单持续向技术实力强、资金充裕的头部企业集中。在行业整体产能仍显过剩的背景下,部分中小厂商为争取订单仍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生存压力持续存在。虽然成本端近日接连上涨,但主流大厂普遍暂未落实调价,在成本推动与市场竞争的博弈下,预计负极材料价格整体上行的空间有限。

 


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获取有关负极市场的进一步信息。我们的团队致力于为您提供深度见解和根据您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帮助。无论您对产品规格、市场趋势还是定价有何疑问,我们都会竭诚为您解答。



已邀请:

要回复新闻请先登录注册

微信

扫码添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