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产品】供不应求!1-8月实现产值23.79亿元!

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高性能锂电池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优质石油焦和人造石墨的市场。煅烧石油焦的质量和粒度直接影响人造石墨性能,尤其在锂电池负极生产中下尤为重要。
【负极产品】供不应求!1-8月实现产值23.79亿元!
在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正演绎着“石墨成金术”,伴着机器轰鸣,工人正熟练地进行成品运输。作为一家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生产的石墨化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今年1-8月,企业实现产值23.79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100 %。
凯金新能源
2021年,依托莞铜协作,大龙开发区引进凯金新能源壮大园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链条,创造了从厂房开建到点火试产仅用72天的“凯金速度”,建成了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2024年,企业成功入选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我们生产的负极材料容量高,高温性能、安 全性能、循环化性能都很优异。”该公司副总经理Wang世春介绍。凭借产品优势,企业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日本松下、韩国LG、韩国SKI、国轩高科等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商。“今年随着客户的整体认证通过,产能释放率稳定在85 %-100 %,实现了满产满销,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30-35亿元。”他的话语间充满了信心。
凯金生产车间
目前,凯金新能源已将10万吨前端磨粉造粒工序、10万吨成品生产线以及5万多吨高温碳化生产线转移到开发区,打造了一体化生产基地。这种生产模式不仅使每吨产品能耗下降2000-3000千瓦时、物流成本大幅下降,还通过工序协同将生产周期缩短15天以上,显著提高企业在订单交付方面的竞争力。一体化生产模式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企业员工从2022年的200多人增到现在的900多人,增幅达300%。“今年我们招收了50多名高校毕业生,不仅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还优化人才队伍、补充专 业力量,推动企业稳步发展。”Wang世春表示。
工人正在进行装袋
自落户以来,凯金新能源不断深化与贵州大学、中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校企合作,通过多轮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坚,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在提高产能20 %-30 %的同时,相对能耗下降20 %。“开发区的营商环境挺好的。”Wang世春回忆道,“企业刚落地的时候,面临招工难题,开发区有关部门主动服务,将扫街宣传和直播带岗结合起来,为我们解决了用工问题,还开展定岗培训,为我们输送技术工人。”在大龙开发区,像凯金新能源这样扎根这片沃土的规上新型功能材料企业还有29家,形成涵盖锰系、钠系和综合回收三大赛道的完整产业链。今年1-7月,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4.92亿元,同比增长13 %。展望未来,随着新项目的落地和新技术的突破,政企携手打造的产业链条将展现出更强的韧性,“追新逐绿”之路将越走越广。(新闻中 心 龚林敏)
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获取有关负极市场的进一步信息。我们的团队致力于为您提供深度见解和根据您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帮助。无论您对产品规格、市场趋势还是定价有何疑问,我们都会竭诚为您解答。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0 个回复